皮卡迪利圆环广场(Piccadilly Circus)
皮卡迪利圆环广场
皮卡迪利圆环广场(Piccadilly Circus)是伦敦市中心的一个著名地标,其名称中的"Circus"源于拉丁语,意指“圆形剧场”,在这里是指几条街道交汇形成的一个繁忙的交通节点和公共空间,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圆形广场或马戏团场地。
广场位于威斯敏斯特市,是伦敦西区的一部分,处于几条重要街道的交界处:
- 摄政街(Regent Street)
- 沙夫茨伯里大道(Shaftesbury Avenue)
- 康文特花园街(Coventry Street)
- 格拉斯豪斯街(Glasshouse Street)
- 干草市场(Haymarket)
皮卡迪利圆环广场的设计始于1819年,由约翰·纳什(John Nash)规划,作为摄政王(后来的乔治四世)连接卡尔顿宫(Carlton House)和摄政公园(Regent's Park)的计划的一部分。
广场最著名的特征是位于中心的“爱神”厄洛斯(Eros)雕像,实际上代表的是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爱神丘比特或厄洛斯。这座雕像由弗雷德里克·贝里(Frederick William Pomeroy)设计,最初是在1893年安置的,曾引起了一些争议,但它很快就成为了伦敦的象征之一。需要注意的是,虽然有时归功于艾伯特亲王,但实际上是贝里创作了这座雕像。
皮卡迪利圆环广场周围是伦敦的娱乐和商业中心,有众多的剧院、电影院、餐厅、咖啡馆和商店。此外,这里也是伦敦地铁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站点,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。
广场上霓虹灯广告牌是另一个显著特点,它们在夜晚照亮了整个区域,使皮卡迪利圆环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,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本地居民。